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商务信息

新冠病毒疫情的经济与金融冲击:特征事实及展望

10-09 发布 283 次浏览 商务信息 信息编号:52

报错/举报

新冠病毒疫情的经济与金融冲击:特征事实及展望

楚雄信息网楚雄信息港最新楚雄商务信息信息

新冠病毒疫情的经济与金融冲击:特征事实及展望,(原标题:-://.pysf-/company/news-htm---1新冠-疫情的经济与金融冲击:特征事实及展望_《财经》-)新型冠状-的扩散速度快的原因是-的,随着管控措施的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的增强、医疗人员和物资的调剂,扩散轨迹有望在未来两周内迎来拐点。文 | 邵宇 陈达飞以首次可追溯的疑似病例为起点,新型冠状-2019-nCoV疫情始于2019年12月8日,至今已持续1个月零21天。2020年1月17日之前,对该问题的关注基本局限于湖北省,国家层面虽有报道,但并未引起全国关注,直到、确认人传人、首例死亡病例的出现(1月11日)、钟南山院士呼吁(1月15日)、医生被感染(1月20日)、武汉“封城”(1月23日)以及-会议的召开(1月25日),全国各地才开始加强防范,人们才开始注意加强自我防范。从1月23日-会议召开和武汉决定“封城”算起,至今已7天,疫情仍未缓解,-仍在扩散,各项数据不停的刷新高。当前各项举措(如封城、延迟复工等)是否有效,还有哪些可选措施?疫情何时休?本次疫情的经济效应如何?对未来卫生与健康治理方面又有哪些启示?作为经济分析师,我们重点分析疫情对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影响。这是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本次疫情扩散的特征事实和数据,它们是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传播的“S型”轨迹-的扩散基本遵循“S型”曲线(参考图1),扩散的规律是“慢—快—慢”,这在-以及流感传播的历史数据中都有体现。需要强调的是,图1是标准型,具体扩散轨迹会随-特征、防控措施和整体社会环境而变化。如果防控措施得当,拐点会前移(从拐点1到拐点2),且新增数据会呈现右偏特征。这说明,在采取相关防控措施之后,内生扩散进程被有效阻隔了。图1:-扩散的轨迹资料来源:东方证券图2:-的扩散轨迹数据来源;CEIC,东方证券基于此,-传染的轨迹可由对数方程进行拟合,并可借鉴类似-性传染病的历史轨迹校准参数,而后对其进行模拟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还可根据特定-扩散情况和新的社会经济条件对参数进行校准。参数校准是模型预测效果的关键。一般而言,同类(甲乙类或丙类)-的传播轨迹有更高的相似性,其分布的时变特征也有一定规律。从中国的情况来看,相较于丙类(如流感或-等)而言,甲乙类(如-、-或肺结核等)传染病的二阶矩和三阶矩都更小。鉴于目前医学界基本判断2019-nCoV与-属同类-,借鉴-演化方程的参数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如上所述,今日社会经济环境等各外界因素与2003年已大不相同,故依据历史模型预测出现部分误差可能也在所难免。在本次新型冠状-2019-nCoV疫情发生后,学术界均有根据各种方法对其进行模拟,参数多选取自2003年的-扩散轨迹。基本结论是,2019-nCoV-的扩散更快,并预计未来一至两周左右会出现拐点,钟南山院士认为是7-10天。传播学关于-的传染性的关键参数是R0,即基本再生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表示一个病例进入到易感人群中,在理想条件下可感染的二代病例个数。如果 R0大于1,累积分布呈指数扩张态势,最终可传遍整所有人;如果 R0小于1 ,则趋于消失。从现阶段传播学模型测算结果来看,2019-nCoV-的传染性非常高。英美研究团队的结果表明,新型冠状-的 R0值为3.8,而国内团队给出的数据是6.47。作为参考,2003年-型肺炎的最初 R0值为2.9(不包括超级传播者),然后升至2.0-3.5,隔离后降至0.4。由此可见,RO并非固定不变,现有关于2019-nCoV的测算实际上代表的是政策干预之前的传播性,也代表其内生的传播性,1月20日之后的各项措施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R0(参考表1)。表1:各种传染-的基本在省属(R0)资料来源:综合自学术文献,东方证券图3是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全球传染病分析中心假定R0等于2.8而做的分析,结论认为,截至1月18日,武汉市表现出症状的潜在病例总数为4000例,至1月底,将超过20,000(不确定范围为1000-9700例,图中红线为中位数,纵轴表示潜在病例总数)。很明显,预测模型并未将1月中下旬以来的调控措施考虑进去,故预测效果与现实出现了较大偏差。图3:2019-nCoV在武汉的扩散资料来源:帝国理工学院全球传染病分析中心,“Report 3: Tran-issibility of 2019-nCoV”另外,不应将2019-nCoV的传播性全都归因于它自身。相比于2003年的-,16年后的今日,武汉区域作为五省通-的交通枢纽的地位进一步凸显,高速交通网的铺就、贸易往来密度的提升,均有助于解释2019-nCoV-为什么扩散更快,也就是说传播能力也是大众社会活动流动性的一种结果。除此之外,还要叠加中国特有的春节春运高峰期等因素,以及前期可能由于认知偏差导致防范措施不足等的原因。新型冠状-的扩散图景国家卫建委从1月20日起开始对外公布本次疫情数据。截止到1月29日24:00,31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711例,现有重症病例1370例,累计疑似12167例,累计死亡170例,治愈出院124例,累计-到密切接触者88693人,现有81947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其中,所谓密切-者,主要是指与现有确诊或疑似病例有过直接接触的人群,要么是同坐一列火车,或一架飞机,要么是亲朋好友或曾经共同参加过集体活动的人。图4:医学流程与现有各缓解中人数的分布数据来源:国家卫建委,东方证券;数据截止到1月29日24:00疑似病例。1月18日发布的第二版《诊疗方案》将“观察病例”改为“疑似病例”,需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流行病学史,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二是临床表现具有发热,有诊疗方案描述的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等。1月27日发布的第四版《诊疗方案》在流行病学史的内容中增加了第3条——有聚集性发病或与确诊病例、阳性检测者有流行病学关联。疑似病例定义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从1月20号开始,国家卫建委每日公布前一日新增疑似病例数,和截止到前一日24时为止的现有疑似病例数(及区域分布),从时间序列数据上来看,当前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1月26日之前,每日新增疑似病例均在不断上涨,26日最高峰时达到3806人,27与28日分别新增2077和3248人,虽有所下降,但增速仍然较高,且29日又创下新高。值得乐观的是,新增重症病例已经连续两日下降,这说明诊断和诊治效率都有所提升。(参考图5、6)图5:累计疑似、确诊、重症和康复病例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CEIC,东方证券(下同)说明:除非特别说明,时间均截止到1月28日24:00.图6:新增疑似、确诊、重症和康复病例从诊断程序——观察-疑似-确诊-康复(或死亡)——和对“疑似病例”的定义来看,疑似病例发展成确诊病例的概率最高。而且,疑似到确诊的转换有一定的规律性,故能充当确诊病例的前瞻性指标,疑似病例的拐点应出现在确诊病例之前,但这个时间间隔并不是固定的。笔者咨询的专家意见称,理想状态下(新型诊断试剂盒),从疑似到确诊的时间间隔只需几个小时,但现实情况要依照各地的医疗资源充足度而定。随着各个环节诊断效率的提高,时间间隔有望压缩。在不同地区,由于确诊和疑似病例密度和医疗资源的对比不同,拐点间隔也会不同。比如在武汉,1月23号之前与之后从疑似到确诊的时间间隔会有所不同,之后的间隔会收缩。确诊病例。卫健委对“确诊病例”的定义在不断更新,这也可能反应在统计数字上。最新的第四版《诊疗方案》将“确诊病例”定义为:在符合疑似病例标准的基础上,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标本实时荧光RT-PCR 检测新型冠状-核酸阳性;或-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高度同源。各地区首例新型冠状-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或聚集-例,由地(市)级疾控机构进行复核确认。2020年1月18日之前,官方通报的确诊病例均位于湖北省内,且均在武汉,1月19日开始向其它城市和全国扩散。1月19日当日按,北京、上海和广东共新增4利确诊病例,其中北京2例,上海和广东各1例。疫情向全国扩散之后,湖北省占累积确诊病例的比例已经降至59.49%。从1月22日至今,在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中,湖北省占比平均为50%。在湖北省累积确诊病例中,武汉市占比44.7%,其次是黄冈、孝感和荆门,累积确诊人数均超过100人。图7:累计确诊人数及其在各省的分布说明:浙江、海南、甘肃、宁夏和湖南的数据截止到1月30号上午10点,其它省市均截止到1月29日24:00。2020年1月10日,新增-18例,是从遗传学角度排除所致。图8:确诊人数在各省的分布确诊之后,便是诊治,结果只有死亡和康复两种状况。从死亡和康复的时间序列来看,1月24日是两者的一个交叉点,此后,累积死亡病例一直高于康复病例。死亡与康复病例基本都是从确诊病例中分离出来的,在确诊病例中,还有“重症病例”的监测,此部分患者面临着更高的死亡率,即使康复,也需要更长时间。从1月30日公布的时间序列数据来看,现有重症病例已经达到1370人,仅27日当天就新增515人(已连续两日显著下降)。用累积确诊病例减去累积康复病例可估算出正在就诊病例总数为7587人,可以得到得重症病例占比为18%。再根据每日新增-与前一天的累积重症人数的比值中大致可以判断重症患者的死亡率约为5%(分母中本应扣除截止到前一日的累积-)。图9:累计康复与死亡病例的比较同-等其他类疾病相比较,2019-nCoV并非高致命-毒,从目前死亡病例的特征来看,主要集中在有基础性疾病且年龄大的患者。卫健委还推测,未来的重症率和病死率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因此目前数据显示-总体还是高传播和(相对)低致命的结合类型。从地域分布上来看,进一步细分数据至武汉,湖北,以及(除湖北外)中国进行对比分析可能更有价值。截止1月30日11点,全国确诊7730例,治愈124例,死亡170例,全国平均的治愈率是1.6%、死亡率2.2%。其中武汉累计确诊2261,治愈51死亡129,治愈率2.25%死亡率5.7%,湖北整体治愈率1.96%死亡率3.5%,(除湖北外)中国是3144,治愈35死亡8,治愈率1.1%死亡率0.25%。每日新增死亡病例中,湖北省占比为94%-96%,而在康复病例中,湖北省的占比一直在下降,已经从23日的91%降至28日的78%。这种对比,可能更能说明,医疗资源供给对于治疗的重要性。图10:累计康复病例及其分布图11:累计死亡病例及其分布截止到1月30日12:00,2019-nCoV确诊病例已经扩散至16国,累积77例,其中,泰国14例,日本11例(单日新增4例),新加坡10例,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各7例;累积治愈6例,泰国5例,日本1例。图12:确诊病例在全球的分布资料来源:WHO,东方证券近一周,确诊与疑似病例数据快速上升,除了-本身的高传播性之外,我们认为还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春运和假期期间的人际往来引发-扩散,按照武汉市领导的表述,春运期间从武汉流出的人口高达500万人,从湖北省内及以外的病例来看,也基本是与武汉有关联;例如,在湖北省内,参考现有百度大数据分析的结论可知,武汉流出人口分布在湖北省内的占70%,排名前三的目的地分别是孝感(13.12%)、黄冈(12.7%)和荆州(6.33%),而从确诊病例数来看,也恰是这三个城市,排名为黄冈、孝感和荆门。所以,从迅速切断传染源而言,“封城”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只是可能应该更早进行,这也是目前被公众认为是这次疫情迅速扩散开来的主要原因之一。还需要看到的是,学校放寒假可能是推动疫情扩散至武汉以外地区的重要力量,但若没有放寒假,学生在学校集中则更有可能导致病情在本地蔓延。武汉市确诊数量的快速上行点是1月18日,而此时学生已基本放寒假回家,如果寒假晚于18日,则分布情况可能会有所差别。第二,全国医疗资源的快速支持,缓解了湖北省医疗资源短缺的状况。1月25日,-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和部署了防控新兴冠状-的工作,随后,北京、上海等地专门组建了医疗团队支持武汉,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予以支持,湖北省也在积极部署,医疗资源不足问题已有所缓解。例如从死亡率角度来看,同一疾病,湖北省内与省外不应有显著差距,前期湖北省患者死亡率高企的状况将逐步改变,或将与湖北以外地区死亡率收敛。第三,第三方复核程序下放提升了诊断效率。从国家卫建委发布的四个版本的《治疗方案》来看,从第二版开始,对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定义以及诊断程序都再不断更新,流程不断压缩,最终的第三方复核权限在不断下放。比如,对于“确诊”病例,第二版规定:在地方检测并确认的基础上,再“由中国疾控中心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基因测序,与新型冠状-高度同源,经国家卫生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下设的诊断组根据病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测结果等进行评估确认。” 第三版将确诊程序则改为“其他省首例可以由省级疾控中心将样品送至中国疾控中心或指定第三方复核,不再由国家卫生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下设的诊断组评估确认。”第四版进一步修正为“各地区首例新型冠状-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或聚集-例,由地(市)级疾控机构进行复核确认,”不再需要送至中国疾控中心指定的第三方复核。所以,程序上的改进分散了第三方复核的压力,提高了诊断效率,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新增数据的轨迹。政策效果将会逐步凸显自1月20日国家卫建委公开数据以来,数据显示的疫情状况仍在恶化,-仍在扩散进程中,但越来越多的积极因素正在显现,如-的分离、相关疫苗的研制、有效治疗药物的发现、康复病例的增加,以及物资储备和医疗资源的调剂不断到位等。而且各项管制措施仍在加码,从“封城”到“冻城”、“封村”,公共交通的调整,以及各个区域出入检测的加强,部分城市复工日期延迟至元宵之后。自1月23日-会议之后,通过观察医学各流程的转换率可以发现,政策效果或一些积极信号已经逐步显现。如图13所示,第一,从观察到疑似的比例稳步下降;第二,从疑似到确诊的转换连续、快速下降,从65.9%降至18%;第三,从确诊到重症的转换率从14.36%降至2.19%;第四,从重症到死亡的转换率从8.42%降至3.07%;当然,由于分母增速过快,以及康复日期较长,目前非重症病例向康复的转换率仍然不高。图13:医学诊断中各流程的转换率现在的总体政策意图应该是尽量降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量级,以短期损失避免进一步恶化。应当让2月成为决战决胜之月,不惜代价,压制住传染性,让大众看到疫情有望在不长的时间内出现增速或者增量的拐点。当然关键点还是春运带来的人口巨幅流动性增加,2月是春运返程高峰,2月15号前后成为的考验时刻,希望各种防控措施和资源届时可以充分到位。当然,这些管制措施短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外资评级机构标普的分析师认为,可能会拉低中国2020年GDP增速1.2个百分点,但他们也强调,现在谈起对经济的影响为时尚早,故仍维持5.7%预期增速。哥伦比亚大学魏尚进教授对此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其对全年经济的影响大约在0.1个百分点,但对1季度的影响可能达到1个百分点。我们倾向于认为,中国经济的韧性不会因为本次“灰天鹅”事件的爆发而改变,较乐观的情形是如果2月上旬出现拐点,2月中下旬快速控制住疫情,那么其影响将比较有限,但对于旅游、餐饮和交运这些服务业的冲击会比较显著。对比2003年-当时的状态,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意味着响应能力、供应链完整程度都有助于更有效的抗击疫情和生产恢复,但目前全球同步处于后危机时代的周期性低迷之中,增长动能有限,例如上次上升周期中借助的汽车消费,大型基建、房地产开工等都处于较低位置,而且目前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占比更高,而制造业降低,人流密集的核心城市群区域更是如此,因此对这些区域和行业的冲击不容轻视。特别是当下信息流动充分,资产价格高企,金融周期特征更加明显,也更容易产生所谓羊群效应,并由金融市场反射到实体经济中去,形成负反馈循环而导致更大的破坏性,必须小心应对。更多的场景、行业和资本市场影响分析,我们将尽快呈现。政策建议方面,当务之急,是在以控制疫情蔓延、加快对确诊病例的救治工作为主的同时,考虑到中小企业和服务业行业企业,尤其是基于大众社会活动的行业,例如交通、旅游、餐饮、-、会展等,短期可能会被全面重创,需要对他们进行一定时间段内的重点保护,例如减免租金减免社保等,减轻重点行业和中小微企业的负担,适时、适度-精准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如定向降准、降低LPR利率和-相应的、暂时性的减税降费政策等。(邵宇为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陈达飞为东方证券宏观分析师;编辑:苏琦,东方证券博士后工作站-骞博士、齐鲁骏博士和谈润清博士对此文亦有贡献。)。楚雄商务信息发布。
更多新冠病毒疫情的经济与金融冲击:特征事实及展望最新相关信息:

楚雄商务信息 新冠病毒疫情的经济与金融冲击:特征事实及展望

楚雄商务信息发布平台:http://www.qituiba.com/shangwu/52.html